本篇为聚义堂108将樊双贵原创,转载必须与聚义堂取得联系,并标明文章出处!违者必究!
随着发泡地域、发泡原料、发泡参数的不同,对配方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初学者包括我,很多人包括我,都喜欢反映海绵化学规律的简化版公式 : 温度计算公式、硅油计算公式、密度计算公式等。刚接触到时兴奋不已。可随着从业年数的增加,发现这些从前让我兴奋几天的公式渐渐成了鸡胁般的存在,因为工作中困绕我的是与竞争对手比拼海绵物性,而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在小泡实验和实际生产中短期内修正补足。要想精准把握要想获得难以获得的产品物性,就不能在公式上默守陈规,上面公式在深度应用时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
拿泡内温度来说,温度太高容易烧芯引起火灾。在以往的工作中随着地域与原料的不同,就遇到过两个极端,A处百份聚醚配方中,水是4.4份,甲烷0份,胺0.18份,常年这样发泡内温度正常。B处百份聚醚配方中,水是4.4份,甲烷13份,胺0.18份,泡内温度较高,接近红芯,甲烷是12份时,泡内轻微红芯,常年都是这样操作。两相近的配方,甲烷用量相差13份,泡内温度却相近,这种情况是简化版泡内温度计算公式无法应对的。
不光是公式应用问题,发泡参数也存在特例,例如A厂与B厂相距不到30千米,生产市面上同一款海绵产品,用的是同一家机器,但是A厂发泡时注气量是B厂的1.5倍,如果A厂与B厂注气量相同,那么A厂的海绵泡孔变粗闭孔。
配方也存在过特例 : A厂与B厂在同一个县内,同款海绵产品相似的配方相似的机器相似的原料,A厂配方比B厂胺多用30%以上,不这样就发不好泡。
以上是我经历过的并长期存在的现象。甚至还听说过这种情况 : 一厂搬迁到不远的地方,相同的条件再发泡,配方全变了。虽然是特例,但是默守阵规的你在你一生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一次就足够喝一壶的了。例如前面泡内温度的问题,刚巧你从A厂出来应聘到B厂,刚巧你用A厂配方发泡,刚巧厂里没有插针监控泡内温度设备,三个巧合叠加足以造成恐怖的结果。
有爱方来,平安是福。愿我和身边的人如愿过完此生。
本文作者樊双贵:九十年代在外企(当时是广东海绵领军企业)主发泡八年,先后被集团调到深圳,广州,上海培养。接触的机械有:聚醚低压机,聚醚高压机,聚酯高压机。离开外企后一直发泡至今。